守护有限资源  促进无限循环

智慧监测护航 “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监测领域迎来全面升级

1
发表时间:2025-05-08 17:34
二次供水作为城市供水的 “最后一公里”,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水健康。近年来,随着公众对饮用水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二次供水监测领域迎来了技术革新与行业变革的新浪潮,一系列创新举措正为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新技术赋能,实现实时精准监测
在二次供水监测技术方面,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型水质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二次供水的多项关键指标,如浊度、余氯、pH 值、微生物含量等。这些传感器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可将监测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传输至智慧管理平台。例如,某供水企业在辖区内的二次供水设施中安装了智能监测设备,通过内置的余氯传感器,一旦检测到余氯含量低于安全标准,系统便会立即发出预警,工作人员可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水质调节,确保水质持续达标。此外,一些企业还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共享,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为水质监管提供可靠依据。
政策驱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为加强二次供水管理,保障供水安全,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多个城市明确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二次供水设施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同时,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频率、水质检测项目和频率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例如,某市规定二次供水水箱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水质常规指标检测。这些政策的出台,促使供水企业加大对二次供水监测的投入,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此外,政府部门还加强了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监管力度,通过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确保各项监测措施落实到位。
案例实践,彰显监测成效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城市通过完善二次供水监测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某大型城市构建了覆盖全市的二次供水智慧监测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全市数百个二次供水站点的实时监测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水质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平台发现某区域在夏季高温时段微生物指标有升高趋势,供水企业提前采取加强消毒等措施,有效避免了水质问题的发生。还有城市通过二次供水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因管道老化导致的水质污染问题,更换了老旧管道,保障了居民用水安全。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二次供水监测在保障水质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未来展望,迈向智能化新征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二次供水监测领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在水质异常预警和故障诊断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实现更精准的预警和更高效的故障处理。同时,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二次供水监测数据的传输将更加快速、稳定,进一步提升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此外,公众参与也将成为二次供水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手机 APP 等方式,让居民能够实时查看自家用水水质数据,增强公众对供水安全的信心。
二次供水监测领域的全面升级,是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的关键举措。在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和实践探索的共同作用下,这一领域正不断发展完善,为城市供水的 “最后一公里” 筑牢安全防线,让居民喝上更加放心、健康的饮用水。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副标题

联系电话:0310-8275478     联系邮箱:gdkj_hebei@163.com   
联系地址: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机场路国际陆港三号楼8层  
网址:www.gandankeji.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6027114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