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副标题
公司新闻
1.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7月7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贺信、重要回信精神,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列席会议。 2.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辽宁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7月7日至9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辽宁省锦州市、沈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持召开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座谈会并讲话。...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田野,老张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这一幕在十年前的农村几乎难以想象——那时,老张和村民们要走几里山路挑水,水质浑浊不说,干旱季节还得为水发愁。如今,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让2.8亿农村人口喝上了"放心水",但这场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仍需我们持续发力。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是农村饮水安全质的飞跃。过去,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如今更要解决"好...
清晨拧开水龙头的瞬间,现代人早已习惯了洁净水流的日常馈赠。但在这份习以为常的背后,我国每年因饮用水污染导致的健康事件仍达数万起。当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供水系统,一场关乎亿万民众健康的"数字革命"正在重塑饮用水安全防线。在浙江某智慧水务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全市237个监测点的实时数据。这些镶嵌在供水管网中的物联网传感器,正以分钟级精度采集着浊度、余氯、pH值等12项水质指标。...
1.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6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的重要贺信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2.生态环境部召开庆祝建党104周年大会 7月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庆祝建党1...
饮用水新国标全面实施:111项指标背后的检测革命与行业挑战20XX年X月X日,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XX)正式全面实施。新国标将检测指标从106项增至111项,新增的5项指标涵盖新兴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及感官性状指标,标志着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进入精细化时代。这场“检测革命”背后,既是技术迭代的必然,也是对供水行业的一次全方位考验。检测技术升级:从实验室到现场的跨越新国...
文章介绍了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全球及国内饮水安全现状和威胁来源,提出了政府、技术和公众层面的保护措施,包括家庭与社区的应对方法,最后对饮用水安全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强调保护饮用水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二次供水系统如同城市的“血管末梢”,将清洁的水源输送到千家万户。然而,二次供水环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质污染风险、水压不稳定、设备老化等问题。甘丹科技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在二次供水监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创新引领作用。甘丹科技深刻认识到二次供水监测的重要性。其研发的一系列监测设备和系统,为保障二次供水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首先,在水质监测方面,甘丹科技的设备能够精...
来源:生态环境部1.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北京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6月27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北京市通州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见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傅海燕 6月27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京会见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傅海燕。双方围绕双边环境和气候合作、气候治理多边进程、绿色“一带一路”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近年来,我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水质合格率逐年提升,许多地区的饮用水、地表水等指标已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水质数据“达标”,部分居民却对用水体验仍有不满,甚至质疑数据的真实性。这种“水质合格率”与“实际获得感”之间的鸿沟,折射出环境治理中的深层矛盾,也呼唤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更人性化的治理逻辑。一、数据达标≠体验达标:鸿沟从何而来?水质合格率的统计基于...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污染加剧,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保护饮用水,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饮用水污染的来源多样,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生活污水等都可能渗入水源。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便会通过饮水进入人体,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甚至癌症。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饮用不洁水导致的疾病和死...
来源:生态环境部1.生态环境部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第二期读书班 6月6日和9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第二期读书班,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等有关材料,深刻剖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参加读书班并主持交流研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
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XX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较十年前上升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区地下水体污染最为显著。专家分析,过量使用化肥和畜禽养殖废水渗透是主要诱因。为应对这一问题,农业农村部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试点“农田氮素流失阻控技术”,通过改进施肥方式、建设生态沟渠等措施减少污染输入。同时,地下水监测网络优先在农业集中区加密布点,结合遥感技术评估污染扩散风险。...
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高精度、抗干扰的水质监测设备成为关键。近日,甘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600系列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成功应用于华北某化工场地地下水修复工程,实现对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核心污染指标的实时监控。该设备采用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技术,可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稳定运行,并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数据异常。项目负责人指出:“国产设备不仅成本更低,而且能根据国内污染特点定制监测方案,响应速度比进口设...
1.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重庆举办 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渝联合举办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活动并致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活动并讲话。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活动。中宣部部务会成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出席活动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主持活动。 2.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
近年来,随着《地下水管理条例》和《“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进入攻坚阶段。202X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推进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计划在华北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新增2000个监测点位,覆盖污染源周边、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及生态敏感区。数据显示,我国地下水污染以硝酸盐、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为主,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与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2025年,长三角地区首个“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在江苏无锡上线。该系统整合了100余个监测站点的实时数据,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预测污染扩散趋势,可在30分钟内生成风险预警报告。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多源数据融合:整合水质监测、污染源排放、气象水文等信息;智能分级响应:根据污染程度自动触发企业排查、部门联动或公众通报;三维可视化: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污染物迁移路径。无锡市生态环境局表示...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修订后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X),将于202X年X月X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针对监测点位布设、采样方法、分析测试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新增有机污染物、新污染物等监测指标,并明确全程序质量控制规范。业内解读认为,此次修订主要解决两大问题:“监测数据可比性差”:统一全国采样和分析方法,减少人为误差;“新兴污染物漏检”:纳入PFAS(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
1.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会议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贺信精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列席会议。 2.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率团赴俄罗斯出席第十一届涅瓦国际生态大会并访问阿联酋 当地时间5月18日至25日,应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邀请,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率团赴俄罗斯出席第十一届涅瓦国际生态大会(以下简称...
在当今时代,水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关乎人类生存,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科技与数智的蓬勃发展,正为水资源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新动能。科技的赋能,首先体现在对水资源的高效监测上。传统的水资源监测方式存在信息滞后、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如今,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卫星遥感等手段,我们能够实时、精准地掌握水资源的状态。在河流湖泊中,水质传感器可实...
无人值守监测站助力老旧小区水质升级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老旧小区如同城市的记忆符号,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然而,这些小区在现代生活的浪潮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水质问题便是备受居民关注的一点。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值守监测站如同智慧的卫士,悄然走进老旧小区,为水质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助力。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其供水管道可能存在老化、腐蚀等问题。长年累月,管道内壁会滋生锈垢、沉淀杂质,这些物质极有...